我们经常感叹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难,而建设和落地企业绩效文化不是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是要改变一群人的习惯。因此可以说,企业绩效文化建设与落地是一项长期、复杂、充满挑战性的工作,企业需要做出周密的计划和细致的安排。我们团队结合多年的咨询服务与实践经验,把建设和落地企业绩效文化分为五个步骤,如图9-1所示。

第一步,提炼绩效理念。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特别是创始人或“一号位”人员的思想和理念,提炼出属于本企业的绩效理念,并宣传推广。企业提炼绩效理念,一方面,要强调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如某世界500强企业的绩效理念是“企业管理=绩效管理”;另一方面,要考虑如何做好绩效管理,包括如何设定绩效指标和目标、如何做工作计划和过程辅导、如何进行绩效考核和绩效面谈等,相关理念如“没有目标是危险的,目标能为你的工作指明方向”“成功是计划出来的”“没有过程的精品,何来结果的精品”等。
绩效理念提炼完成后,企业要向全员贯彻这些理念。首先,企业要通过宣讲或其他方式让全体员工记住绩效理念。其次,企业要将绩效理念融入相关案例中,组织员工学习。最后,企业要在绩效管理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反复强调绩效理念,如在企业目标制定阶段,多宣传和强化关于目标的理念;在计划阶段,多宣传和强化关于计划的理念等。这样随着绩效管理的实施,绩效理念就会逐步深入人心。
第二步,制度审计和迭代。实务中,有些企业的绩效理念与企业管理制度不一致,例如,企业认为绩效管理非常重要,要重点奖励业绩优秀的员工,结果却把“优秀员工”的荣誉称号授予了在绩效考核中业绩一般的员工,这就成了典型的“心口不一,说一套做一套”,这样的绩效管理员工是不可能信服的。因此,企业的绩效理念必须与管理制度相一致。企业应结合绩效理念对本企业的战略、计划、经营、绩效、考核、评优、激励、晋升等相关制度进行审计和迭代,确保绩效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第三步,设计行为规范。绩效理念除了与制度相一致,还要落实到行动上,企业可以通过设计行为规范来保证绩效理念的落实。企业要明确哪些行为是提倡的,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例如,某企业的行为规范中就注明“部门制定目标必须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杜绝闭门造车”“绩效考核允许员工提出不同意见”等。有了这些行为规范,企业不但可以将绩效理念落实到员工的行动上,还可以指导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动作,同时让员工监督管理者的管理工作。
第四步,设计绩效仪式。绩效仪式包括绩效启动、签约及奖励发放仪式等。企业设计绩效仪式的目的是让员工有仪式感和参与感,同时体现出企业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好的绩效仪式可以让员工感受到绩效管理的正规性、严肃性和庄重性。
第五步,培养共同习惯。绩效文化的本质是通过绩效管理制度的强制或激励,促使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养成共同的行为习惯。因此,企业绩效文化建设最终要落在企业全员共同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如定期开展目标分解、计划制订、复盘等重要工作,这些都有利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养成共同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