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过则喜是一项能力,一种心态。在一般人的眼中,当别人赞赏自己、表扬自己,甚至崇拜自己,赞美之言不绝于耳的时候,我们会很高兴、很愉悦,这是常人的心态。问题是当老板、上司、客户批评我们的时候,面对批评,面对别人指出不足、列出缺点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应该如何?是解释、辩解?是回击、争执?也许适当的解释有时是必要的,也许合理的辩解也是需要的,但是咄咄逼人的回击与得理不饶人的争执只会使事态恶化,更有甚者以极端的方式来回应批评。“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应该成为一种企业的文化精神。即企业员工以一种高兴、超然的心态,一种宽广的胸襟和肚量,一种极高的修养和境界来尊重异议、感恩善言、学习他人、自我改进。即别人批评我是“忠言逆耳利于行”,是善言,是我还需要提升,需要不断自我修炼。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种“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严重缺失,继而导致了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员工之间只说好的,不说不足,只表扬,没有批评指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员工得不到进步,企业得不到发展,最终不但害了员工也害了企业。一个人如果没有“闻过则喜”的精神是没有心胸的人,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闻过则喜”的精神是没有心胸的企业,这样的人,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追求一流的,更不可能追求卓越的。

行隆咨询为睿立电子绩效管理咨询现场
行隆咨询为睿立电子绩效管理咨询现场

我们只有有了“闻过则喜”的心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我们的不足,只有发现了不足,认识到我们的不足,我们才能前进。任何一个管理人员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首先必须做到谦虚,只有谦虚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才能做到不断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和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小事情的成功,可以靠一时的聪明和技巧,但成就大事业必须依靠人格的力量,依靠别人对你人格的信任和肯定。所以,判定一个管理者能否成功,能否成就大事业,谦虚与否是标准之一。其实任何一个员工也一样,员工更应该关注上司的反馈,只有虚心听取上司的反馈,多和上司沟通,只有面对面地坐下来沟通才能找到问题所在,才有可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不断进步。记得有一个知名的哲学家说过这么一句话“所有困难都是来帮助我们的”。所以我们不能惧怕困难,要把它当作一个提高、发展和进步的机会一样来喜欢它。因为克服了困难你就进步了,你就提高了,发展了。

我们都知道,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有99%的时间是偏离航线的,可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飞机都能准时到达目的地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飞行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接受反馈,并根据反馈来及时地修正。记得有一次有人问刘传志您觉得史玉柱为什么能够失败后又再次站起来,刘传志的回答正是他有修正能力。如果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能有接受反馈,及时修正的心态和能力,每个人都能及时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修正。我们的员工一定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我们的企业也一定能够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