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去一家企业调研,因为大环境影响今年经济效益不好,领导大举“降本增效”大旗,方案执行到现在很不顺利。

该企业为生产型企业,规模偏大,降本增效分了30多个项目,每个副总负责4-7个项目不等,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指标,精确到元。

每个项目都有具体实施的专案,为了激励员工,也设置分阶段的专案成果奖。经过简单的了解,这家企业的管理体制相对完善,在细节上尚有些许不足,行隆咨询建议:

宋劝其为九洲医药集团绩效管理咨询现场
宋劝其为九洲医药集团绩效管理咨询现场

须加强沟通次数,6次最佳

有过这样一个实验,对一群人灌输一个观点。有25%从头到尾都坚持着自己的判断,没有受到影响;50%以上则在超过6次的实验中都听从了实验合作者的错误判断;5%在每一场实验中都展示出了对错误判断的盲从。

可见要说服一个群体努力6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次数太少起不到作用,次数太多成本太高,6次是最佳选择,6次可以说服超过50%的人,基本等于成功。很不幸的是通常很多人会在第4次或第5次放弃。由此可见广告要起到作用,最少要完整展现6次;要追求一个异性朋友也最少需要努力6次以上成功的概率才会最大。企业董事长要取得高层团队支持你的主张也最少要进行6次以上的沟通和宣讲。

而该企业领导基本只动员宣发过一次,很多员工甚至中高层没有支持,甚至理解。

反馈检查实时化,并建立抽查制度

该企业设定每月才进行一次检查,一次优秀专案分享,有些领导及员工行动跑偏也不自知,月底才发现。

管控机制不好必然会“跑偏”,互联网盛行的当下,企业领导及员工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对其直接负责人的实时反馈,至少也可以缩短到每日反馈。

并建立一定的抽查制度,谨防产生一群存在侥幸心理的害群之马。